美股回落纳指跌1.59%,亚马逊跌超8%******
中新经纬2月4日电 美东时间周五,美三大股指低开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集体飘绿,纳指盘中一度跌近2%。
截至收盘,道指跌0.38%报33926.01点,本周累跌0.15%;纳指跌1.59%报12006.96点,本周累涨3.31%;标普500指数跌1.04%报4136.48点,本周累涨1.62%。
盘前,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51.7万人,为2022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预估为增加19万人,前值为增加22.3万人。据媒体报道,由于就业数据非常强劲,市场可能预期,这会降低美联储停止加息的速度。
盘面上,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涨2.44%,亚马逊跌8.43%,奈飞跌0.27%,谷歌跌2.75%,脸书跌1.19%,微软跌2.36%。
消息面上,苹果、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业绩表现不佳。亚马逊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亚马逊净亏损达27亿美元,创该公司历史最差,上年净利润为333.64亿美元;净销售额约5140亿美元,同比增长9%。
美股银行股多数上涨,摩根大通涨1.51%,高盛涨0.1%,花旗跌1.53%,摩根士丹利涨0.18%,美国银行涨0.83%,富国银行涨0.72%。
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波音跌1.59%,美国航空跌0.23%,达美航空跌0.85%,西南航空跌1.29%,美联航跌2.27%。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雾芯科技跌12.25%,亿航智能跌11.05%,斗鱼跌9.28%,虎牙直播跌8.13%,万国数据跌6.93%,知乎跌6.17%,BOSS直聘跌6.17%,亚朵跌6.01%,百度跌5.44%,微博跌5.39%,腾讯音乐跌5.29%,哔哩哔哩跌5.18%;涨幅方面,趣店涨6.15%。
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下跌,蔚来汽车跌6.44%,小鹏汽车跌4.98%,理想汽车跌5.96%。
欧股方面,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3日报收于7901.80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81.64点,涨幅为1.04%;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7233.94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67.67点,涨幅为0.94%;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5476.43点,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2.76点,跌幅为0.21%。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3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4.2美元,收于每盎司1876.6美元,跌幅为2.81%。
纽约油价3日显著下跌,3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49美元,收于每桶73.39美元。
美元指数3日大幅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上涨1.16%至102.9340。(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斤肉上桌只剩1斤多店家称是正常现象******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我们点了3斤肉,结果菜端上桌之后重量只有1斤多。从店员到厨师再到老板都说菜品缩水是正常现象。”
在天津工作的张文(化名)不久前和几位朋友一起来到一家铁锅炖吃饭。店内富有东北特色的装修和座无虚席的大厅让张文对菜品充满期待,但等到菜上了桌,张文感觉到不对。
张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他们点的3斤肉包括1斤鸡肉、2斤鹅肉,服务员把菜倒进锅里后,分量一眼看上去就不对,而且只能看到鸡头和鸡爪。“我们刚开始以为是饭店少上了鹅肉,便叫来服务员询问情况。服务员表示菜品已经上全了,还找来了厨师,厨师说这些肉都是他刚刚炒过的,鹅肉鸡肉都在不会有错。”
最后,饭店老板也来了,坚持说菜品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肉分量都是足的,只是生肉变成熟肉的过程中会缩水,1斤生肉制成菜品可能在6两左右,这都很正常,不信的话可以去后厨看。”但当张文真准备去看时,老板却又借故离开,摆摆手说“店里生意忙,不要再闹了”,还说多送他们一份花卷和贴饼。
“这样看来,3斤肉熟了后可能只剩一半,缩水多少全由老板说了算,根本不公平。”张文说,除了肉量少,肉的“内容”也让他们感到不满。“锅里鸡脖鸡头鸡屁股都有,还有全是白膘的带皮鹅肉,真正能吃的没多少。”
缺斤短两、菜品缩水、以次充好、掺杂水分……张文就餐时遇到的糟心情况并非个例。北京市民孙洋(化名)不久前来到一家蒸汽石锅鱼店就餐,在选鱼时,老板不仅将桶和里面的水一起称重,结账时本来3斤多的鱼,却按4斤计算收费。
近日,海南省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多批旅游市场整治典型案例,就有商家擅自偷换消费者提供用于海鲜加工的活鱼、在销售皮皮虾的过程中存在掺杂水分、缺斤短两等情况。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向记者介绍,类似这种“缩水”的缺斤短两行为,是餐饮界不够诚信守法商家的借口。不只是肉,很多食材煮熟后都会严重缩水,餐饮机构作为专业一方,生熟关系应当提前进行说明,或者在菜单上标明,顾客要求对菜品进行查看,称量时也应配合,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陈音江举例说,假如消费者要了一份炒鸡,结果全是或者大部分是鸡头鸡脚这样的边角料,明显不符合一般人的消费习惯,属于以次充好,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朱晓娟认为,就餐中的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各方应共同打造和维护安全、合理、公平的就餐质量、环境与秩序。
朱晓娟建议,商家要树立长线思维,诚实守信,应该依照餐饮行业惯例对就餐食材的计量方式等进行明示告知。对于行业协会而言,应该针对餐饮消费中反映的普遍问题进行针对性行业指引,出台自律管理细则,引导餐饮行业建立并执行合理的行业惯例,要求餐饮企业对事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事项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做到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
北京瀛和(三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张华认为,监管部门除了关注餐饮经营企业的许可、卫生条件等硬件外,对于餐饮消费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应进行主动监管,采取抽查、约谈等方式进行事前事中的防范与规制,对于有关投诉,要及时回应与处置。
在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长、江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乐其看来,有关部门应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比如某餐厅出现欺诈行为,就要第一时间将此餐厅的信用记录发布在官方网站或者公众号。同时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投诉的途径和方法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还应规范餐厅菜单和发票的设计,实现信息对称。菜单、发票的设计要规范、全面,比如注明菜肴的名称、分量、价格以及原料的规格;在客人结账时提供规范的发票,发票上有菜肴名称、单位、单价以及总价,这样如果消费者遭遇欺诈,发票就会成为一个有力的证据。只有充分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信息对称,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消费者被欺诈。”杜乐其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